提升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個秘訣,選對時間與食物組合很重要

本月最推薦的環境衛生品牌
好事寶
我們是抗菌研究室,是你最專業的環境整潔隨身筆記,站內整理了多個可以打掃環境衛生的推薦產品,像是在 Elite Beauty 緻美學內賣得相當好的好事寶系列商品,本站有多次做過相關的評價介紹,不論你是在找好用的打掃用品、驅蟲用品、抗菌用品等各式各樣與環境衛生相關的用品,又或者是跟環境衛生相關的知識,本站都可以為你解惑!

文章目錄

蛋白質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營養素,不僅提供肌肉生長與修復所需,更在身體的各種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然而,吃進去的蛋白質,真的都能被身體有效吸收利用嗎?答案是不一定!想要讓蛋白質發揮最大效益,就必須掌握正確的關鍵。

本文將告訴你提升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個秘訣,從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、掌握最佳攝取時間,到正確搭配食物組合,讓你的努力不白費!

蛋白質吸收率指的是什麼?

蛋白質吸收率,就是吃進去的蛋白質,有多少真正被身體拿去運用。
圖 / 蛋白質吸收率,就是吃進去的蛋白質,有多少真正被身體拿去運用

蛋白質吸收率指的是我們攝取的蛋白質,在經過消化分解後,能夠被身體有效吸收利用的程度,通常以百分比表示。簡單來說,就是吃進去的蛋白質,有多少真正被身體拿去運用

不同食物來源的蛋白質吸收率不同,動物性蛋白質,如蛋、乳製品、和肉類,通常具有較高的吸收率,約有 90 ~ 100%,而植物性蛋白質,如豆類、穀物的吸收率則較低,只有約 60 ~ 80%。

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 (PDCAAS)

此外,過去也常用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 (PDCAAS) 來評估食物中蛋白質的品質,幫助人們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。

其計算方式為:

PDCAAS = 胺基酸評分 x 蛋白質消化率

*胺基酸評分:測量食物中必需胺基酸的含量,並與參考標準進行比較。
*消化率校正:測量蛋白質的消化率,即身體能吸收利用的程度。

PDCAAS 的分數範圍從 0 到 1,1 代表蛋白質品質最高,被人體吸收利用率也最高。

消化必需胺基酸分數 (DIAAS)

而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使用評估蛋白質品質的新方法-消化必需胺基酸分數 (Digestible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 Score, DIAAS),它比過去常用的 PDCAAS 更能準確地反映蛋白質在體內的消化吸收情況。

其計算方式為:

DIAAS = 胺基酸分數 x 食物中蛋白質在動物小腸的消化率

計算出來的 DIAAS 值會以百分比數值表示,數值越高代表蛋白質品質越好、消化吸收率也越高,但特殊的是其最大值可超過 100%,例如:全脂牛奶為 114、雞蛋為 113、雞胸肉為 108、豌豆為 64、豆腐為 52。一般來說,動物性蛋白質的 DIAAS 值比植物性蛋白質高。

蛋白質的重要性

蛋白質的四大重要性
圖 / 蛋白質的四大重要性

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,對維持身體機能扮演多種關鍵角色:

  • 建構與修復組織:蛋白質是肌肉、皮膚、頭髮、指甲等身體組織的主要成分,負責組織的生長、修復、與更新。
  • 代謝與生理功能:酵素、荷爾蒙、抗體等都是由蛋白質構成,參與身體的代謝、免疫、運輸等重要生理功能。
  • 能量來源: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足的情況下,蛋白質可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。
  • 營養素運輸:蛋白質能夠協助營養素在體內運送。

因此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身體健康非常重要,特別是對於成長發育期的兒童、青少年,以及需要肌肉修復的運動員來說,更是不可或缺。

蛋白質吸收率高的食物有哪些?

根據不同的評估標準,以下我們分別整理了依蛋白質吸收率PDCAAS(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)DIAAS(消化必需胺基酸分數)排名的高蛋白質吸收率食物

根據蛋白質吸收率

食物蛋白質吸收率
雞蛋97%
牛奶95%
肉類94%
玉米85%
乾豆類78%
表/蛋白質食物的蛋白質吸收率排名

根據 PDCAAS(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)評分

食物PDCAAS 值
(滿分 1 分)
全雞蛋1
雞蛋白1
牛奶1
乳清分離蛋白1
酪蛋白1
大豆分離蛋白(黃豆再純化而成)1
表/蛋白質食物的 PDCAAS(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)評分排名(滿分 1 )

根據 DIAAS(消化必需胺基酸分數)評分

食物DIAAS 值 (%)
全脂奶粉143
濃縮乳蛋白118
全脂牛奶114
水煮蛋 113
牛肉 111
乳清分離蛋白109
雞胸肉108
表/蛋白質食物的 DIAAS(消化必需胺基酸分數)評分排名( 100% 以上)

影響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大因素

影響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大因素
圖 / 影響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大因素

蛋白質攝取後能否被身體有效利用,取決於多種因素。以下是影響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大關鍵因素:

因素 1、蛋白質來源

不同食物蛋白質的生物利用度差異顯著。

動物性蛋白質,如蛋、乳清蛋白、肉類,通常有9 ~ 100%的吸收率,擁有完整胺基酸組成

而大多數植物性蛋白質,如豆類、穀物的吸收率約為60 ~ 80%,因含有植酸等抗營養因子,且部分必需胺基酸含量較低

因素 2、蛋白質攝取時機

不同時候攝取蛋白質也會影響其吸收率。

適當的時間攝取蛋白質,可以最大化其吸收率和利用效率,一般建議早餐、晚餐、以及運動後 30 ~ 60 分鐘,睡前也可以補充一點蛋白質。

因素 3、食物組合

不同食物的搭配組合也會影響蛋白質吸收率,有些是提升、有些則是降低:

  • 搭配碳水化合物: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胰島素分泌,有助於胺基酸進入肌肉細胞,提升蛋白質利用率
  • 搭配健康脂肪:適量脂肪有助於延長消化時間,使蛋白質更充分地被吸收
  • 搭配膳食纖維:過多的膳食纖維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,應避免。
  • 搭配單寧酸或植酸:單寧酸如茶、咖啡,或者植酸如未發芽穀物,則會和蛋白質結合降低吸收率,應避免同時攝取。
  • 植物性蛋白質間的互補組合:如豆類配穀物,可彌補單一來源的胺基酸缺乏。

因素 4、食物加工與烹調方式

適當的烹調,如輕度加熱,可提高某些蛋白質的消化率,但過度高溫烹調會導致蛋白質變性,降低其營養價值和吸收率。

發酵等加工技術則能提高植物性蛋白質的生體利用率 (Bioavailability)。

因素 5、消化系統健康狀況

若消化系統健康狀況不佳,例如出現以下問題或疾病,會顯著降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能力:

  • 消化酶:消化酶負責分解蛋白質,若消化酶不足,會降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能力。
  • 腸道菌群:健康的腸道菌群有助於維持腸道功能,提升營養吸收率。
  • 消化系統疾病:例如胃酸分泌不足,腸道發炎、乳糖不耐症等都會降低蛋白質的吸收能力。

因素 6、腸道微生物組成

腸道菌群參與蛋白質代謝並影響吸收過程。

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成有助於提高蛋白質利用率,而不平衡的菌群可能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礙。

因素 7、個人生理差異

年齡性別、以及健康狀態等都會影響蛋白質吸收能力。老年人需要更多蛋白質來達到與年輕人相同的肌肉合成效果。

女性可能在不同月經周期階段有不同的蛋白質吸收效率。

教你提升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個秘訣

提升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個秘訣
圖 / 提升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個秘訣

以下我們將教你提升蛋白質吸收率的 7 個秘訣:

秘訣 1、選擇優質、高生物價的蛋白質來源

一般來說,會建議優先選擇動物性蛋白質,如雞蛋、牛奶、肉類等,因為其通常含有較完整的必需胺基酸,且消化吸收率較高。

不過植物性蛋白質,如豆類、藜麥等,也是不錯的選擇,但建議多樣化攝取,以確保獲得完整的胺基酸。

而在選擇蛋白質來源時,可以我們前面所介紹的「蛋白質吸收率高的食物有哪些」段落,也可以參考各種食物的蛋白質吸收率、或消化必需胺基酸分數 (DIAAS)優先選擇那些吸收率高、或 DIAAS 分數高的食物

秘訣 2、掌握蛋白質攝取的黃金時間

以下是攝取蛋白質較好的時機與蛋白質來源:

早餐

早晨是身體需要補充能量和營養的時候,攝取蛋白質可以幫助啟動新陳代謝,提供飽足感,並維持血糖穩定。

建議選擇易於消化的蛋白質來源,如雞蛋、牛奶、優格、或豆漿。

運動後

運動後 30 ~ 60 分鐘內是肌肉修復和生長的黃金時期,此時攝取蛋白質可以幫助肌肉快速修復,促進肌肉生長。

建議選擇快速吸收的蛋白質來源,如乳清蛋白或水煮蛋。

晚餐

富含蛋白質的晚餐,搭配適量的碳水化合物,不僅能增強飽腹感,也有助於在夜間穩定血糖加速肌肉修復過程。

睡前

睡前攝取適量蛋白質,可以幫助身體在夜間進行肌肉修復和生長。

建議選擇緩慢吸收的蛋白質來源,如酪蛋白或雞胸肉。

秘訣 3、食物組合搭配提高吸收率

以下是建議的食物搭配組合:

  • 搭配碳水化合物:碳水化合物,如米飯能刺激胰島素分泌,有助於胺基酸進入肌肉細胞。
  • 搭配健康脂肪:適量脂肪,如搭配堅果類,有助於延長消化時間,使蛋白質更充分地被吸收。
  • 減少與過多的膳食纖維、單寧酸、或植酸一起食用,避免降低蛋白質吸收率。

秘訣 4、正確的烹飪方式保留蛋白質營養價值

烹調方法直接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和生體利用率。適當烹調可以提高某些食物中蛋白質的消化率,但過度加熱則會導致營養流失。

理想的烹調方法

  • 水煮和蒸煮:低溫溫和烹調保留蛋白質完整性,降低損失。尤其適合魚類和雞肉。
  • 慢燉和小火煮:溫和加熱可以軟化肉類中的結締組織,提高蛋白質的可消化性。
  • 輕度煎炒:快速而適度的加熱可保留營養同時提高口感。

應避免的烹調方式

  • 高溫炸、烤:高溫會導致蛋白質變性,形成難以消化的複合物。
  • 反覆加熱:多次加熱會逐漸破壞蛋白質結構,降低營養價值。
  • 長時間高溫烹調:過長時間的高溫處理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和營養損失。

秘訣 5、補充消化酵素、維生素、與微量元素,輔助蛋白質代謝

適當補充特定營養素可以有效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和利用效率,特別是對於消化功能不佳、或高強度訓練的族群。

  • 消化酵素:蛋白質的消化需要多種消化酵素的參與,例如蛋白酶。補充消化酵素可以幫助分解蛋白質,提高吸收率,特別是對於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。建議可以從天然食物,如木瓜、鳳梨等,或保健品中攝取。
  • 維生素 B6:它參與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,與蛋白質代謝有關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B6,有助於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。
  • 鋅、鎂:在蛋白質的代謝和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,鋅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和肌肉生長,鎂則與肌肉收縮和蛋白質代謝有關。攝取足夠的微量元素,有助於提高蛋白質的利用效率。

秘訣 6、維持腸道健康促進蛋白質吸收

腸道不僅是蛋白質吸收的主要場所,腸道微生物還參與蛋白質代謝和胺基酸合成,所以維持腸道健康也能促進蛋白質吸收

建議可以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和全穀類,或者補充益生菌、益生元,維持腸道菌群平衡與腸道健康,並提升營養吸收率。

秘訣 7、調整生活習慣最大化蛋白質吸收效益

健康的生活習慣,如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減少壓力,對蛋白質的吸收也有正面影響。

運動可以刺激肌肉生長,提高蛋白質利用率;良好的睡眠有助於身體修復和肌肉生長;而減少壓力能避免壓力影響消化系統功能,而降低蛋白質吸收率。

蛋白質吸收率的常見問題與解答

Q1:如何增強蛋白質吸收率?

A:透過以下 7 個秘訣可以增強蛋白質吸收率:

  1. 選擇優質、高生物價的蛋白質來源。
  2. 掌握蛋白質攝取的黃金時間。
  3. 食物組合搭配提高吸收率。
  4. 正確的烹飪方式保留蛋白質營養價值。
  5. 補充消化酵素、維生素、與微量元素,輔助蛋白質代謝。
  6. 維持腸道健康促進蛋白質吸收。
  7. 調整生活習慣最大化蛋白質吸收效益。

Q2:蛋白質一次可以吸收多少?

A:一次吃下 100 公克的蛋白質,人體也能完整吸收

關於「蛋白質一次可以吸收多少?」這個問題,過去普遍認為人體一次最多只能吸收 20~30 克蛋白質,但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,因為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即便一次吃下 100 公克的蛋白質,人體也能充分吸收利用。

Q3:什麼蛋白質最好吸收?

A:可參考食物的蛋白質吸收率、PDCAAS、或 DIAAS 的分數,數值越好,代表蛋白質吸收率越好。

一般來說,動物性蛋白質通常被認為是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,尤其是高生物價蛋白質的來源,如雞蛋牛奶、以及肉類,這些食物不僅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,還能被身體有效利用。

相對而言,植物性蛋白質,如豆類、穀物、和堅果,雖然健康,但其生體利用率通常較低,因為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。因此,對於素食者來說,搭配多種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可以提高吸收效果。

參考資料

  1. 動植物蛋白差異
  2. 吃錯蛋白質,就像給好車加錯油!減重醫師教你用「PDCAAS分數」選出3食物,堪比「高級汽油」
  3. 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-蛋白質章節
  4. 健康網》為何雞蛋是健身族的首選? 醫:蛋白質消化率佳
  5. MondoScience
  6. 蛋白質攝取時間揭密!想建立肌肉,早餐最重要
  7. 長肌肉不能只靠蛋白質!還有3種食物也必吃
  8. 105年營養師-營養學解答
  9. 運動後修補黃金時間!營養師教你增肌不發胖吃法
  10. The anabolic response to protein ingestion during recovery from exercise has no upper limit in magnitude and duration in vivo in humans
分類:

» 更多推薦:

2025台中吃到飽推薦 | 台中Bufft推薦、必吃料理、優惠價格總整理!
【一週健身菜單分享】教你合理安排訓練課表

更多精選文章

白髮還能黑回來嗎?做對這 5 件事,有效預防白頭髮

我們的頭皮上佈滿了會生長出頭髮的「毛黑色素細胞所產生的黑色素多寡,會決定我們人類的髮色。
當黑色素細胞因為各種原因凋亡或暫停製造黑色素時,毛髮顏色就會變淡。有些時候白髮生長是可逆的,有些時候是可以被預防的,但也有可能是永久的改變。

深入閱讀>>
搜尋更多優質好文
更多精選文章

如何補充維生素 D3?怎麼判斷是否缺乏維生素 D3?完整知識大公開

維生素 D3 主要經由人體皮膚照射陽光所合成,雖然另外還有來源為植物性食物的維生素 D2,但其人體利用率較差,因此長時間處於室內的現代人就容易出現維生素 D 缺乏的問題。
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,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有維生素 D3 攝取不足的問題,其中有大約 10 億人嚴重缺乏維生素 D3。而台灣的研究也顯示,台灣女性有七成、男性有六成,同樣也有維生素 D3 缺乏的問題。

閱讀全文 »
本周熱門文章

白髮還能黑回來嗎?做對這 5 件事,有效預防白頭髮

我們的頭皮上佈滿了會生長出頭髮的「毛黑色素細胞所產生的黑色素多寡,會決定我們人類的髮色。
當黑色素細胞因為各種原因凋亡或暫停製造黑色素時,毛髮顏色就會變淡。有些時候白髮生長是可逆的,有些時候是可以被預防的,但也有可能是永久的改變。

閱讀全文 »
返回頂端